Department of Music
音樂學系
以培養專業演奏及創作人才為教學目標。共設有理論與作曲、鍵盤、聲樂、絃樂、管樂、擊樂等主修別。本學系著重在「音樂專業」與「人文科學」的聯結及「本土藝術」和「現代創作」的整合與平衡,故在培養人才與傳授智識、技能上具有國際水準與規模,並開創了北藝大音樂系的獨特風格。
- 單獨招生:66名
- 理論與作曲:5 名
- 鍵盤(鋼琴):14 名
- 聲樂:8 名
- 絃樂:小提琴(8 名)、中提琴(4 名)、大提琴(4 名)、低音提琴(2 名)、豎琴(1 名),共 19 名
- 管樂:木管(長笛、雙簧管、單簧管、低音管及薩克斯風),共 10 名
- 銅管(法國號、小號、長號、上低音號及低音號),共 6 名
- 擊樂:4 名
- 繁星推薦:4名
- 職業樂團團員
- 以獨奏或伴奏或是作為一個管弦樂隊、樂團或其他音樂團體成員的型式表演一種或多種樂器。
- 表演藝術教師
- 在公立或私立中學指導高中程度科目,例如英文、數學、和社會科學。可能根據專長指定科目,例如打字講師、商學教師或英文教師。
- 其他所有的藝術家與相關工作者
- 沒有被列舉的其他藝術家與相關工作者
- 藝術/表演/運動產業經營與經紀者
- 代理並將藝術家、演藝人員和運動員推薦至相關雇主。為客戶處理契約協議和其他業務事項。
- 大學/專職藝術、戲劇與音樂領域教師
- 教授戲劇、音樂與美術課程,包括一般美術和應用美術,例如繪畫和雕刻,或設計和工藝。
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Music
傳統音樂學系
設有「古琴」、「琵琶」、「南管樂」、「北管樂」與「音樂理論」五項主修。成立宗旨為保存、傳承、研究並發展傳統音樂;融合傳統藝術的傳承理念與經驗,結合傳統與現代,發展精緻傳統音樂;聯結現代高等教育,培育傳統音樂專業人才;加強理論基礎與國際連結,以擴展學習視野。
- 特殊選才:1名
- 單獨招生:23名
- 古琴:3 名
- 琵琶:3 名
- 南管樂:7 名
- 北管樂:7 名
- 音樂理論:3 名
- 繁星推薦:3名
- 單獨招生原住民外加名額 :3 名
- 音樂專業人才
- 表演者 (各種展演團體、道教與戲劇後場樂師等)與編創者 (編曲創作、音樂設計、配樂製作等)。
- 教師
- 包括專業的曲館教師和中小學音樂教師、社團、社大教師等。
- 文化工作者
- 政府部門藝術相關行政人員、傳統音樂戲曲類電台節目主持、藝文推廣、專業樂團經理及策展人等。
- 研究者
- 繼續於國內外深造,進行傳統音樂學術研究。
- 樂器工藝師
樂器之製造,製造與修復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美術學系
主要規劃為兩組學習發展︰「創作組」以培養創作思維與技術能力為主要訴求,「藝術理論與視覺研究組」則以視覺藝術相關論述及研究能力之培育為主。教學課程涵蓋多元專業領域,透過課程的規劃,發展水墨、繪畫、複合媒體、雕塑、版印媒體、藝術研究等專業。強化學生藝術創作實作、創作媒材的掌握能力,同時兼具藝術史學、理論與評論,孕育兼具人文藝術思維、藝術展演能力的藝術創作專才。
- 特殊選才:1名
- 單獨招生:48名
- 甲組:24 名
視覺藝術創作思維、技術、表達能力實踐 - 乙組:24名
視覺藝術創作思維、技術、表達能力實踐
- 甲組:24 名
- 繁星推薦:6名
- 藝術家,包括畫家、雕刻家和插畫家
- 使用任何媒材與技法,例如繪畫和雕塑,以創造原創的藝術作品。
- 策展人、藝術經紀、藝廊經營、基金專案人員
- 管理博物館事務,並進行研究方案。主導機構的教學、研究和機構的公益活動。
- 大學院校教授與中學教師
- 本校設有藝術與人文教育學程,眾多畢業生擔任國、高中教師。此外,畢業校友更有任教於臺灣各大專院校
- 藝術評論、學術研究人員
- 進入雜誌社擔任編輯、藝術評論人、藝文專欄作家或為諸多展覽執筆撰寫文章。或進入國立臺灣美術館、中央研究院、故宮博物院、歷史博物館、震旦博物館等機構服務。
- 設計相關工作
- 插畫、媒體設計、空間設計、公共藝術、建築、印刷設計等行業行列者眾。
Department of Theatre Arts
戲劇學系
主修領域包含:劇本創作、導演、表演、舞台監督。前二年為基礎課程,強調學養與人文素養,課程兼顧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劇場的精華,第三年起分主修別,第四年著重畢業製作。主修劇創、導演和表演者,需完成一齣約五十分鐘的畢業製作及該演出的創作報告;主修舞台監督者,需擔任兩次舞監工作及完成舞監工作本。
- 特殊選才:2名
- 單獨招生:30名
- 男生錄取 15 名
- 女生錄取 15 名
- 繁星推薦:4名
- 演員
- 參與舞臺、電視、廣播、影片或作為娛樂、資訊傳播或教育用途的電影演出。藉由語言、手勢與肢體動作來詮釋嚴肅或喜感角色,藉此娛樂觀眾或傳達訊息。可能需要跳舞與歌唱。
- 導演
- 製作或指導舞臺表演、電視、廣播、影片或作為娛樂、資訊傳播或教育用途的電影演出。要做出富有創意的決定,例如劇本的詮釋、來賓的選擇、場景設計、音效、特效和編舞。
- 教師:藝術與戲劇領域
- 教授戲劇相關課程。
- 作家
- 發想並準備書面材料,例如劇本、故事、廣告或其他。
- 專家學者
- 評論家、研究學者
Department of Theatrical Design and Technology
劇場設計學系
以培育臺灣當代劇場的新一代設計人才為目標。設有舞台設計、服裝設計、燈光設計、技術設計和舞台監督五項主修領域,招收對表演視覺藝術設計及舞台管理有興趣之學生。課程結構從基礎到進階紮實規劃,強調重視設計與製作的實務能力,奠定學生未來從事表演藝術視覺設計、舞台技術指導與機關規劃設計、舞台管理等相關專業知能與技能。入學管道多元豐富︰單獨招生、申請入學、特殊選才及繁星推薦(另設有新住民、外國學生、僑生及港澳生等管道)。
- 特殊選才:5名
- 單獨招生:14名
- 申請入學:11名
- 繁星推薦:2名
- 單獨招生原住民外加名額 :1 名
所屬 藝術學群 / 表演藝術學類 / 藝術設計學類 跨 建築設計學群
- 劇場和演唱會 – 製作經理 / 舞台設計師 / 服裝造型設計師 / 彩妝師 / 燈光設計師 / 技術指導 / 技術設計師 / 舞台監督
- 電影 電視 廣告 MV – 美術指導 / 美術設計師 / 造型設計師 / 彩妝師
- 主題樂園:迪士尼、環球影城 – 製作經理 / 技術指導 / 服裝經理 / 舞台監督
- 專職劇場管理工作
- 劇場規劃設計師
- 大學相關系所教授
- 高中國中表演藝術教師
- 建築照明設計師
- 室內設計師
- 平面設計師
- 插畫師
- 自行創業 – 相關領域設計製作公司
Department of Dance
舞蹈學系七年一貫制(四年級)
本系為七年一貫制,教學目標以東西方身體語彙為鍛鍊基礎,加以人文素養課程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創造出多元豐碩的風格和傑出之專業表演人才。學生除參與學院年度展演、表演、創作期末呈現外,並與美、澳、日、韓、德等國進行交換學習,從演出大師經典舞作及國際交流活動中拓展專業深度。為充實演出經驗,奠定就業基礎,更以準專業舞團型態的「焦點舞團」在校內外演出。畢業生在國際舞台和專業教學方面人才輩出,成績亮麗。
- 單獨招生:3名
- 單獨招生原住民外加名額 :2 名
- 舞者、編舞者
- 專業舞團舞者、創團者或編舞者
- 藝術行政
- 表演藝術各類專案執行
- 舞蹈教師
- 各級公私立學校舞蹈教師、舞蹈工作室教師
Department of Filmmaking
電影創作學系
為國內最新成立培育劇情電影藝術與技術人才之高等學府。本學系學士班教育目標為培養有人文素養、具社會關懷與專業倫理的電影創作與技術人才,除在電影歷史與美學上具備紮實的基礎外,並個別由業界老師教授包括製片、導演、編劇、電影表演、攝影、錄音、剪輯、美術、數位特效等課程,使其具備現代電影科技知識與技能,成為我國電影產業發展生力軍。
- 特殊選才:1名
- 單獨招生:
- 甲類(以電影表演相關領域為發展):10名
- 乙類(以電影創作相關領域為發展):22名
- 繁星推薦:4名
- 四技二專甄選入學:1名
- 單獨招生原住民外加名額 :1名
- 電影、電視或廣告攝影師
- 以攝影專長與技術從事相關專業行業
- 電影、電視或廣告製片
- 108學年度起招收製片組訓練全方位製片人才
- 電影、電視或廣告美術
- 以美術專長與技術從事相關專業行業
- 電影、電視或廣告剪輯師
- 以剪輯專長與技術從事相關專業行業
- 美術或展場設計人員
- 以美術所學專長與技術從事相關專業行業
Department of New Media Art
新媒體藝術學系
新媒體藝術學系為一跨越人文藝術領域與尖端科技結合的未來學門。學士班著重在當代藝術學理素養、基礎數位媒體技術、創作觀念養成以及跨領域整合能力訓練,以期培育具有紮實技術整合能力與高度美學判斷及創造力的學生,畢業後無論從事純藝術創作,或投入與藝術設計相關領域工作,都能發揮最高創意觀念與實務執行表現。主要發展規劃分為三組:「新媒體影像組」課程包含各式基礎技術,更重要的是在創意觀念及美學上的總體訓練思考,以期創造出代表當代思維的影像作品。「新媒體科技組」課程包含智慧互動科技應用、虛擬/擴增實境應用、物聯網應用,以及即時互動程式撰寫之基本能力養成,進行互動藝術作品之創作。「新媒體跨域組」聚焦不同領域和媒材的横向整合,融合美學性、藝術性與技術性,以打破固有的媒體傳達形式,開拓出更具未來性的全新創作,為當前極具前瞻與潛能的創意表現領域。課程包含聲音、動力、行為表演、實景投影和跨媒體劇場等。
- 特殊選才:2名
- 單獨招生:22名
- 繁星推薦:3名
- 申請入學:13名
- 單獨招生原住民外加名額 :1 名
藝術總監
規劃並設計理念與呈現方式,並指導工作團隊投入藝術表現、專劃設計和視覺傳播媒體的文案創作,例如雜誌、書本,報紙和包裝。
軟體工程師-應用軟體類
發展、創造和修改通用電腦應用軟體或特定的應用程式。分析使用者需求和開發軟體的解決方案。設計軟體或電腦軟體為客戶使用,目的是優化運作效率。分析和設計的資料庫可以在一個應用領域,協調工作單獨或資料庫開發作為團隊的一部分。可隨時監督電腦程式設計師。
多媒體藝術家和動畫家
利用影片、影像、電腦及其他電子儀器和媒材,創造出特效、動畫及影像,以應用在像是電玩、電腦、音樂短片或商業廣告等產品或創作上。
藝術創作人
進行新媒體藝術相關創作
策展人、藝術經紀、藝廊經營、基金專案人員
管理博物館事務,並進行研究方案。主導機構的教學、研究和機構的公益活動。
Department of Animation
動畫學系
以培育文創產業之動畫藝術與數位製作人才。教學規劃以動畫專業課程為核心,定期舉辦關渡國際動畫節、國際動畫研討、產學講座和創作工作坊等活動。短期目標為培育動畫製作與企劃人才、電腦動畫技術人才、實驗動畫藝術人才;長期目標則培育劇情動畫長片之製作人才,進而推動國內動畫電影、電視影集之產業發展,並積極與國際知名動畫學校進行合作,以期培育具國際視野之菁英。
Music and Image Trans-disciplinary Program
音樂與影像跨域學士學位學程
以音樂為軸,學習三大核心領域:音樂編創、聲音設計、錄音製作,並透過跨域實作,進行整合呈現。實務課程涵蓋樂曲編創、影視配樂、製作出版、錄音技術、聲音科技工程、展演活動、媒體行銷等內容,以議題導向啟發創新思考與自主學習,透過田野踏查,創造具備在地特色、人文關懷的國際共製實作專案。以培育新時代具備全球視野及國際競爭力的影音製作和跨藝整合能力的人才為目標。
Q:音樂與影像跨域學士學位學程是屬於哪一個學系或學院呢?
A:本學程為一個獨立之校級教學單位,不隸屬於任何學系或是學院。
Q:音樂與影像跨域學士學位學程與一般學系有何差異?
A:本學程與一般學系並無差別,招生對象、修業年限、課程規劃都與一般學系相同,畢業後取得學士學位。
Q:請問音樂與影像跨域學士學位學程一般修業年限為幾年?
A:4年,與一般學系修業年限都相同。
Q:請問就讀音樂與影像跨域學士學位學程的優勢是什麼?
A:本學程以音樂為軸,涵蓋音樂編創、聲音設計、錄音製作、智慧感知與互動體驗。由於彙整了各領域的資源,提供頂尖的國內師資、優秀校友、產官資源及國際平台連結。目標為培育具備音樂與影像跨域創作展演、製作出版能力及國際視野的創新整合領袖人才。
- 特殊選才:2名
- 單獨招生:19名
- 繁星推薦:2名
- 申請入學:5名
- 單獨招生原住民外加名額 :3名
- 數位影音內容製作
- 製作人、製作助理、宣傳、文案企畫等。
- 影視廣播傳媒製作
- 節目製作人、製作剪輯、節目主持、廣告音樂製作等。
- 創作編曲
- 音樂創作、配樂後期製作、音樂編曲。
- 錄音工程
- 專業錄音師、影視廣播傳媒錄音剪輯、音樂舞台現場音控等。
- 音樂表演
- 古典、現代、跨界、流行領域之專業錄音室音樂家、樂團演奏家、歌手、教師或樂團演出之跨界整合策畫人才、藝術總監、舞台製作。
- 多元應用
- 配樂、聲音特效設計製作、製作發行、數位音樂製作、廣告文案設計、廣告媒體企劃、廣播節目製作等。
Copyright © 2020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All Rights Reserved